关于我们

我们的愿景和战略
通过战略化联盟,瓴路专注于提供创新治疗方案和尖端技术平台,最终服务于亚洲及全球患者。
瓴路灵活的业务合作模式(如合资、授权和股权投资交易结构模式),以及具有丰富研发经验及卓越业绩的的专业团队,使得瓴路及其合作伙伴都能发挥所长,共同受益。
临床和注册专属团队结合共享的职能部门资源,共同开发跨领域产品管线的候选药物,以最优化资源利用并保障高效运营。
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始终以患者为先,致力于打造以诚为本、高质量标准的企业文化。
我们秉持着创新生物技术企业的精神与雄心,以坚持多元化产品管线、加强创新药物研发为核心引擎。
瓴路与全球创新型伙伴合作,合力开发前沿新药,战略性推进商业化发展,立足亚洲市场,拓宽全球商机。
我们广纳各路英才,专注核心业务,加速开发前景极佳的新药,致力早日惠及更多患者。
我们的团队
Ed Zhang作为高瓴资本风险创业合伙人在2020年共同创立了瓴路药业并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Ed拥有20多年生物制药行业的专业经验。在加入高瓴之前,Ed任职于Boston Pharmaceuticals担任企业发展副总裁并作为其创始团队成员之一,领导公司的企业发展和战略计划。在加入Boston Pharma之前,Ed 负责赛诺菲特药产品事业部的全球发展业务,并在健赞被赛诺菲收购之前担任其战略发展总监。Ed的职业生涯起始于Pharmacia & Upjohn并担任药物化学家。
Ed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Luo博士担任瓴路药业首席开发官,临床和临床前开发部负责人。
在加入瓴路之前,Luo博士曾在几家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工作,担任多个高管职位,主要职责领导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全球临床开发以及整体投资组合管理。除此之外,Luo博士此前还曾在多个国际大型制药公司担任多个临床开发领导职位,职业生涯不断攀升,包括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公司以及第一三共制药开发和百时美施贵宝。在其职业生涯中,他领导并支持了多个新型肿瘤药物的NDA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于肺癌的EGFR抑制剂abivertinib、用于尿路上皮癌的FGFR抑制剂erdafitinib和用于白血病的BCR-ABL抑制剂dasatinib。此外,他还参与了多种生物药物的开发,包括西妥昔单抗、tigatuzumab、抗VISTA抗体、抗PD-1/Tim3双抗、CD137激动剂和抗CTLA4抗体。此外,Luo博士在业务发展, 对外合作, 产品评估, 扩大产品管线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曾负责评估过多个外部产品和项目, 代表公司多次参加过行业, 投资和合作伙伴会议, 建立过多个合作项目。
Luo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获得化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之后,Luo博士在伯林格林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和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临床药理学博士学位。他之后在新泽西州癌症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后研究。Luo博士目前担任美中抗癌协会 (USCACA)执行委员, 同时是多个国际学术学会成员, 包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美国癌症学会(AACR),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 美国血液癌学会(ASH), 为中美联合开展国际临床试验搭建桥梁做出贡献。
Jie Li,瓴路药业首席药政官。
加入瓴路药业之前,Jie自1999年起于辉瑞中国药政事务部担任多个职位,并于2010年至2020年4月担任药政事务部负责人。在担任药政事务部负责人期间,Jie为辉瑞中国制药业务所有新产品的注册策略提供支持,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以及疫苗,此外还负责已获批产品的许可证维护。她与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积极合作,将国际最佳实践引入中国,推进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体制改革。除辉瑞外,她还曾供职于其他跨国公司,如史克必成中国、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和惠氏。她还曾兼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研发药物协会委员会)药政事务工作组联合主席。迄今已拥有超过25年的药政事务经验,涵盖多个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神经科学、肿瘤学、传染病、炎症和免疫学、罕见病、内分泌学和疫苗。
Jie持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学位。
Liu博士,瓴路药业首席技术官。
Liu博士将继续担任高瓴投资的高级顾问。在加入高瓴之前,Liu博士曾任恒瑞医药副总裁,生物医药发展事业部总裁,负责50多个新生物产品的商业化开发,其中20多个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3个已获批上市。在此之前,Liu博士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疫苗研究中心的终身科学家,负责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的工艺开发和临床生产。在NIH任职之前,Liu博士为拜耳医药的首席工程师,担任拜耳最畅销药物Kogenate®的商业化生产专家。他在职业生涯早期曾在安进和福泰制药公司从事多种药物开发工作。
Liu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师从诺贝尔奖获奖者Gobind Khorana教授,完成三年半的博士后研究。
Jie Chen博士,瓴路药业生物统计部门负责人。
Chen博士同时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在加入瓴路药业之前,Chen博士是默克研究实验室(美国)生物统计部的杰出科学家,并曾在中国工作,担任诺华生物统计部全球组高级负责人,曾分别担任阿斯利康和默克雪兰诺生物统计和信息科学部高级总监和负责人。 Chen博士是中国三方协调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和修订中国药物研发技术统计学指南。Chen博士拥有26年生物制药研发经验,分别受邀在国际或区域性的专业学术会议上作主旨/受邀发言、并提供专业培训课程。他目前是《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和《Journal of Biopharmaceutical Statistics》的编委,同时也是美国统计学会真实世界证据科学工作组“估计目标”小组的共同召集人 。他今年被选为美国统计学学会会士(Fellow)。
Chen博士持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费城天普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
Weimin(Warren)Li博士担任瓴路药业副总裁及转化医学部负责人。
在加入瓴路之前,Li博士曾担任武田北美总部制药细胞疗法转化开发部负责人,主导武田细胞疗法产品管线的转化和精准医学策略。在加入武田之前,Li博士曾是阿斯利康转化医学/精准医学部总监,主导阿斯利康在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和头颈癌的免疫肿瘤学项目的转化医学、临床生物标志物和诊断开发。在加入阿斯利康之前,Li博士在杨森制药的肿瘤转化研究小组拥有10年的工作经验,主导了多个免疫肿瘤学(IO)项目从临床前开发阶段向首次人体试验(FIH)的转化。Li博士还主导了多个完整开发项目的临床生物标志物研究,包括阿比特龙(抗雄激素)、尼拉帕利(PARP抑制剂)和trabectedin。Li博士在肿瘤药物开发,包括转化医学,临床和临床前研发方面拥有18年以上的资深经验。
Li博士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芝加哥大学完成博士后培养。他在中国科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MS),在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BS)。
Julia Zhu博士担任瓴路药业副总裁及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部负责人。
在加入瓴路之前,Zhu博士曾担任缔脉生物科技公司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部负责人,建立和领导了职能完备的药物警戒部门,并使之成为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的药物警戒服务供应商。在加入缔脉之前,Zhu博士曾是辉瑞全球药物安全医学总监,负责辉瑞重要肿瘤产品包括克唑替尼和舒尼替尼的安全管理。在此之前,Zhu博士曾在三维生物担任溶瘤病毒产品的临床研究科学家。在加入工业界之前,Zhu博士是一名内科医生。Zhu博士拥有9年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并在肿瘤药物开发,特别是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领域,拥有15年的资深经验。
Zhu博士在上海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并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Helen YANG, 副总裁,临床运营和项目管理负责人。
加入瓴路药业之前,杨华曾在罗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治疗领域负责人,领导临床运营的项目经理团队以及管理80多项肿瘤临床试验,包括参与全球关键性研究贡献中国病例和开展以中国注册目的的区域/全球临床研究,成功将Atezolizumab, Alecensa, Gazyva, Kadcyla, Emicizumab产品在中国上市。同时,作为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参与临床开发策略的讨论,将众多新药引入中国,其中包括Tiragolumab, Entrectinib, Glofitamab, Crovalimab, Polatuzumab, Giredestrant。在加入罗氏之前,Helen曾服务于葛兰素史克(上海)医药研发有限公司七年,并在临床运营部门的多个岗位上任职,包括项目管理,临床科学家以及人员管理。
Helen拥有超过18年的临床研究经验,包括在肿瘤(实体肿瘤和血液瘤),心血管以及内分泌等不同治疗领域。Helen在沈阳药科大学获得药学学士学位。
Eric Hu博士,瓴路药业企业发展和商务开发部副总裁。
加入瓴路药业之前,Hu博士曾任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公司的业务开发部高级总监,在战略倡议、交易机会等所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加入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之前,Hu博士在吉利德科学公司任职10年以上,职责逐年提升,遍及小分子和生物制药研发,科技鉴定和业务开发。在Nature、Nature Medicine, PNAS 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合著文章和拥有20多项专利。Hu博士是抗病毒、肿瘤学和炎症多个临床项目的关键贡献者和共同发明人,包括目前处于多个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长效HIV Capsid抑制剂Lenacapavir NDA 新药项目研究。拥有17年以上的生物制药行业经验。
Hu博士持有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王凌, 副总裁,财务、信息技术及采购负责人。
加入瓴路药业之前,王凌曾在岸迈生物担任财务负责人,领导和管理财务运营、财务分析、财务策略搭建及融资等项目。在加入岸迈之前,王凌曾在阿尔法西格玛医药、罗氏制药中国、罗氏制药德国及西门子等跨国公司担任财务管理职务。
王凌拥有超过18年的医药行业财务管理经验,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合规、融资及上市规划等。王凌在香港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且是澳洲职业注册会计师、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英国特许管理资深会计师、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澳大利亚资深公共会计师。
Weijie Lan 博士担任瓴路药业副总裁及细胞治疗平台研究负责人。
在加入瓴路药业之前,Lan博士曾担任Walking Fish Therapeutics高级总监,领导建立了该公司行业领先的B细胞疗法开发平台。在加入Walking Fish Therapeutics之前,Lan博士曾是艾伯维(AbbVie)公司的高级科学家,参与创建了公司内部的CAR-T细胞治疗的研究和开发平台,并为公司的溶瘤病毒项目合成了新型的腺病毒载体。在加入艾伯维之前,Lan博士曾在Fate Therapeutics公司工作,建立了该公司的诱导干细胞工程化开发平台,并参与了世界首创的诱导干细胞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NK)和T细胞治疗产品的前期研究和开发。Lan博士是诱导干细胞和B细胞工程化开发方法的共同发明人,并曾在《细胞》,《科学》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Lan博士在细胞生物学研究和细胞治疗开发领域拥有20年的经验。
Lan博士在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位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路德威格癌症研究所完成博士后培养。他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John Maraganore博士担任瓴路药业战略顾问。
在加入瓴路之前,Maraganore博士在2002年至2021年期间担任Alnylam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和董事,创立并领导公司完成了从RNA干扰药物(RNAi)的早期平台研究开始、到临床开发、并在全球获得了世界上前四个RNA干扰药品ONPATTRO®、GIVLAARI®、OXLUMO®和Leqvio®的注册批准和商业化的历程。在Alnylam,他还领导了公司的价值创造战略,创造了250亿美元的市值,包括20多个重要战略合作。Maraganore博士继续在Alnylam科学顾问委员会任职。在加入Alnylam之前,他曾在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c.担任高管和管理团队成员,除了领导并购、战略和生物治疗职能外,他还负责公司在肿瘤、心血管、炎症和代谢性疾病方面的产品特许经营。加入Millennium之前,他曾在渤健公司担任分子生物学总监和市场与业务发展总监;研发并领导了注射用ANGIOMAX®(比伐芦定)的开发。在此之前,他曾在ZymoGenetics, Inc.和Upjohn公司担任科学专家。Maraganore博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目前是ARCH Venture Partners的风险投资合伙人、Atlas Ventures的风险投资顾问和RTW Investments的执行合伙人。他还担任Hemab Therapeutics董事会主席以及Agios Pharmaceuticals、Beam Therapeutics和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BIO)的董事会成员,2017至2019年间任BIO主席。此外,他还任职于Termeer基金会董事会,该基金会致力于延续已故Henri A. Termeer的使命;他担任n-Lorem基金会顾问委员会主席,该基金会致力于满足纳米罕见病患者的需求;此外还担任SalioGen、SQZ Biotechnologies和其他创新公司的战略顾问。
Peter Ho博士担任瓴路药业战略顾问。
Ho博士的职业生涯主要专注于癌症药物的研发。他此前曾在波士顿制药和Epizyme Inc. 担任首席医学官,负责监督临床开发职能部门,包括医学、临床运营、临床药理学、药政事务、转化医学、生物统计学和数据管理。在此之前,他曾在中国北京的百济神州有限公司担任联合创始人和总裁。此前,他还担任过葛兰素史克肿瘤学研发高级副总裁和强生肿瘤学研发副总裁。Ho博士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完成了儿科住院医师培训,随后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担任儿科血液学/肿瘤学临床研究员,并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共同担任肿瘤内科和监管科学临床研究员。自1995年以来,他负责了19种抗癌药物的人体首次剂量,并在临床测试阶段监督超过60种血液学和肿瘤学化合物的研发,为迄今为止的11种NCE获批做出了贡献,如Gleevec®;Arranon®;Tykerb®;Promacta®;Votrient®;Synribo®;Tafinlar®;Mekinist®;Sylvant®;Rydap®,以及Tazverik®等。Ho博士在耶鲁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和药理学博士学位。他目前担任北卡罗来纳大学Eshelman药学院兼职副教授、Accent Therapeutics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和Aravive Inc.的董事会成员。
ERIC KOO,MBA,B. Pharm,Overland ADCT Biopharmaceuticals首席执行官。
在加入Overland ADCT之前,Koo先生的上一份任职为武田中国副总裁以及肿瘤事业部负责人,重点关注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在加入武田中国之前,Koo先生曾担任默沙东(MSD)台湾的肿瘤事业部总监和市场准入、对外事务和主要客户管理部总监。在加入默沙东之前,他担任拜耳亚太区马来西亚/新加坡亚太区域市场部和专业治疗业务部门负责人。Koo先生于辉瑞展开其制药行业生涯,16年来在辉瑞台湾和辉瑞亚洲及中国新兴市场担任销售、产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职位,其中6年担任中国/亚太地区肿瘤市场区域市场总监。
Koo先生持有台北医科大学药学学士学位,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贝尔克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姚树元博士自2021年6月起担任安诺瓴路药业(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姚博士于2014年起担任上海药明康德细胞疗法研发部高级主任,建立并领导药明康德中国区的细胞疗法业务。2016年他曾担任药明巨诺(HKSE:02126)运营副总裁,全面负责该公司产品研发、生产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自2018年5月起担任药明康德运营副总裁,无锡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生基医药及药明康德高端治疗事业部中国区的工作;2021年起担任药明康德高端治疗事业部首席科学官及研发和技术开发部负责人。
姚博士在药物开发和细胞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商业化及合资建设经验,他曾在国内外先后完成多家初创公司的计划、筹备、建设和运营工作,拥有丰富的科研、生产、设施、团队和项目建设及管理经验。姚博士的职业生涯始于Sangamo Biosciences,并在Stemgent,CalCyte Therapeutics和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 Vertex等企业和机构从事药物研发和管理工作。
姚树元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病毒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曾于中科院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获得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硕士学位,并担任助理研究员。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加州SCRIPPS研究所(TSRI)从事干细胞生物学博士后研究。